- A+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近年来, 公职人员 用微信办公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不少机关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
微信已经不是单纯的社交软件了,变成了办公软件。
但实际上,
微信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在文件的传送方面。
事实上,
但实际上,很多工作文件,是不能通过微信发送的,近年来,就有部分公职人员因微信办公违规,而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案例1
蓝莓外汇消息:
紧急传达致泄密
有分析指出,
2016年10月,某市市委某部门为部署相关敏感工作,印发了涉密文 AVA外汇平台 件,并通知该市29个乡镇派人签字领取文件。某乡政府干部洪某到市委领取文件后,认为事件紧急,又正值深夜,于当晚将该文件拍照发送到乡政府微信群。群成员杨某看到后,立即转发到其他微信群。之后,该文件被数次转发到多个微信群和微博,造成泄密。
总的来说,
案例2
有分析指出,
汇报工作致泄密
蓝莓平台消息:
2017年10月,某单位办公室副主任肖某,为向在外检查工作的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找到保密员赵某查阅文件,擅自用手机对1份机密级文件部分数据进行拍照,并用微信点对点路径发送给在外检查工作的领导。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撤销肖某办公室副主任职务,并调离办公室岗位;给予负责管理涉密文件的赵某行政警告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或监管责任的李某、秦某和邵某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案例3
领导交办致泄密
不妨想一想,
2017年10月,某县司法局从机要局领取4份涉密电报后,交给跟班学习的刘某。因当时为十一长假期间,单位放假,刘某便将4份文件报头拍照后发至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并请示局长何某如何处理,何某在群里说电报数据不是很清楚,让刘某把文件数据发到群里告知大家。随后刘某将文件数据全文拍照后上传至群中。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何某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按科员安排工作;给予其他责任人何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杨某行政警告处分,对刘某作出延期转正处理。
更重要的是,
案例4
可能你也遇到过,
误点误传致泄密
更重要的是,
2015年3月,某广播电视台所属报社总编办工作人员陈某在接到台总编室的一份涉密文件后,为迅速将文件数据告知正在北京指挥两 众汇外汇平台 会报道的报社副总编牛某,用手机将通知拍成图片后准备通过微信发给牛某。陈某采取计算机进入账户微信发送图片,在处理时突然弹出一个微信群窗口,导致误将图片发到该微信群,并通过该群外泄。案件发生后,直接责任人员陈某受到辞退处理,报社总编办主任张某受到停职检查处理,总编室主任陈某受到停职反省处理,报社总编辑秦某受到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处理。
蓝莓外汇资讯: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
很多人不知道,
手机采取保密须知如下↓↓
据报道,
来源 | “河洛政法”微信公众号
尽管如此,
值班编辑丨王 韬
值班主任丨陈建春
通常情况下,
总值班丨朱凌云
蓝莓外汇资讯:
榕江请求支援,急需物资清单公布!
蓝莓外汇消息:
方新华同志突发脑溢血逝世
更重要的是,
李某某(1997年生),被执行死刑